八月十五潮汕拜月娘

在路上2025-04-28 05:0177 阅读4 赞

1、潮州拜月娘是什么意思?

潮州拜月娘是指的是庆祝农历八月十五中秋节的一种民俗活动,是潮州地区独特的文化传统。在这个节日里,人们会打头盖骨,点灯放烟火,还会去祭拜月亮仙女,这就是潮州拜月娘背后的寓意。潮州拜月娘起源于明朝,当时潮州地区的农民在中秋节这个特殊的日子里,会在庄稼上挂上红灯笼,燃放花炮来庆祝。后来,这...

潮州拜月娘是什么意思?

2、中秋节潮汕拜月娘风俗

中秋节潮汕拜月娘风俗是:拜月一般都在露天场所,城市居民,在阳台天台或自家庭院进行;乡村百姓拜月,大都集中到村里的大埕祭拜。晚饭后,当银盘样的月亮(俗称"月娘")升上中天,妇女们沐浴更新衣后,忙着在能望见月娘的天井、门楼、厅前摆起桌子,把洗干净的水果、云片糕、月饼、芋头等供品摆上桌...

3、闽台潮汕中秋习俗:拜月娘?

农历八月十五是我国民间一年一度的中秋节,在这个皓月当空的节日夜晚,全国各地的人们吃月饼,饮茶赏月,其乐融融。而在我国闽台及潮汕地区,中秋时节还有拜月娘的习俗,不仅寄托了人们的美好愿望,拜月娘之后人们相聚言欢,也让邻里之间得以加深交流联系,感受寻常巷陌的深情厚谊,今天的民俗节日就为你介绍这...

闽台潮汕中秋习俗:拜月娘?

4、拜月娘是什么意思

拜月娘是潮汕地区在中秋夜的一种传统民俗活动,主要指妇女和小孩祭拜月亮的仪式。具体来说:起源:拜月源于远古初民对月亮的崇拜,后来结合嫦娥的故事,月亮被人格化为月姑或月娘。参与人员:主要为妇女和小孩,成年男子多不进行叩拜,故有“男不祭月,女不祭灶”之说。供品:供桌上不能少的就是“芋头...

拜月娘是什么意思

在潮汕地区,每家每户会在八月十五中秋夜“拜月娘”。拜月源于远古初民对月亮的崇拜,后来民间相传嫦娥的故事,作为天体的月亮被人格化,故称其为月姑或月娘。拜月娘主要为妇女和小孩,成年男子多不进行叩拜,故有“男不祭月,女不祭灶”之说。潮汕人拜月娘的供桌上不能少的就是“芋头”。传说是百姓...

中秋节拜月是祭拜谁 中秋节拜月的讲究步骤

中秋节在古人眼中非常的神圣,不仅是寄托相思的节日,更是祭奠神灵的日子,在这一天很多人会采取各种仪式来拜月,那么中秋节这天为何要拜月呢?原因有两个,从现实的角度来说,由于生产力低下,人们对自然规律的认知十分有限,天象则代表着上天的情绪,八月十五这天月亮最圆,在古人看来自然是吉祥喜庆的兆头...

拜月娘要几杯茶

一人一杯。在潮汕地区,拜月娘是一种传统的习俗,在农历八月十五晚上,当月亮升起的时候,人们会在家中举行拜月仪式;每人会向月亮献上一杯茶、一个月饼,并祈求家人平安、团圆和幸福。

拜月娘有什么禁忌

拜月娘的用品 1、月饼 中秋节拜月饼并不是潮汕人特有的,这来自于一个历史传说。相传元朝时,中原广大人民不甘受蒙古人的残酷统治,纷纷起义抗元。朱元璋为传递消息,命人将写有“八月十五夜起义”的纸条藏入饼子里面,再分头传送到各地起义军中,通知他们在八月十五日晚上起义响应。因而一举推翻了元朝...

农历8月15是什么节日

中秋节,亦称祭月节、月光诞、月夕、秋节、仲秋节、拜月节、月娘节、月亮节、团圆节等,是中国四大传统节日之一,每年在农历八月十五日。该节日始于唐朝初年,宋朝时期盛行,至明清时期,已成为与春节齐名的中国传统节日。2006年5月20日,中秋节被国务院列入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。自古以来,中秋就...

潮汕中秋的习俗

潮汕人多称“拜月”为“拜月娘”,因为月属阴,叫太阴娘,民间管叫月娘。潮汕有“男不祭月,女不祭灶”的俗谚,拜月的主体主要为妇女和小孩,成年男子多不进行叩拜。拜月都在露天场所,城市居民,在阳台天台或自家庭院进行;乡村百姓拜月,大都集中到村里的大埕祭拜。拜月的贡品主要有柚、柿、杨桃、...

热点