潮汕冬至的由来

在路上2025-04-29 06:4557 阅读24 赞

一、冬至的来历和风俗 简短

冬至的来历: 冬至起源于周代,最初是为了向神明和祖先祈福消灾,祈求来年减少饥荒与死亡而举行的祭祀活动。 冬至这天,日影最长,古人认为冬至起天地阳气开始兴作渐强,代表下一个循环的开始,是大吉之日。 西汉时期,冬至被称为冬节,官府要举行祝贺仪式,放假让官员休息,商人停业,亲朋互赠美食并相互拜访...

二、冬至的时间、地位、怎么过、来历传说

把冬至作为节日来过源于汉代,盛于唐宋,相沿至今。周历正月为夏历的十一月,因此,周代正月等于如今公历的十一月,所以拜岁和贺冬并没有分别。直到汉朝汉武帝采用夏历后,把正月和冬至分开。也可以说单纯的过“冬至节”是自汉代以后才有,盛于唐宋,相沿至今。汉代以冬至为“冬节”,官府要举行祝贺仪式...

冬至的时间、地位、怎么过、来历传说

三、潮汕冬节节日简介

冬至,对于潮汕人而言,被称之为冬节。在潮汕地区,冬至被视为小年的象征,因此流传着“吃过冬节圆,就算大一年(岁)”的谚语。古籍《初学记》卷四引用《玉烛宝典》中的内容,解释了冬至日的重要性,即这一天是周历的元旦,古人常在此日进行重要活动。在上古时期,古人会在春分、秋分、夏至、冬至这四...

潮汕冬节节日简介

四、“冬至”的由来?

由于苏州二千五百年前是吴国的都城,吴国始祖泰伯、仲雍是周太王后裔,曾承袭周代历法把冬至作为一年之初,所以至今古城苏州仍有“冬至大如年”的遗俗,而每年冬至夜的“菜单”更是考究,延续着渊远的吴地风情,形成了与其他城市不一样的独特意义。 在古城苏州的大街小巷的超市内,冬酿酒堆得像座“小山”。一年只酿造一次...

“冬至”的由来?

潮汕冬节的节日简介

冬至,在潮汕地区被称作冬节,是当地人民极为重视的节日之一。潮汕人将冬至视作小年庆祝,因此有俗语云:“吃过冬节圆,就算大一年(岁)。”《初学记》卷四引《玉烛宝典》记载:“十一月建子,周之正月。冬至日……阴阳日月万物之始……故有履长之贺。”古时候,这一天还是周历的元旦,因此常常举行...

冬至有什么习俗

冬至,作为华夏农历二十四个节气之一,其日期每年都有所不同。潮汕地区有句民谚“冬至不离十一月”,指的是按照阴历来算。而按照阳历,冬至日期通常在12月22日,偶尔也可能出现在12月21日或23日。今年冬至的具体时刻是12月21日11时18分。古人有“冬至大如年”的说法,体现了这一节气的重要性。潮人...

潮汕的风俗是什么?

过了这一日,白昼时间逐日增长,直至来年的夏至过后才逐日缩短。后来以农历正月初一为一年之首后,才将冬至称为亚岁。潮汕人说冬节是小过年,也即亚岁之意。又说:“食了冬节丸增一岁。”都有过了一年的意思。民间传说谓古代死囚都在冬至前处决,若过这一日必将再延一年,囚犯家属乃送汤丸给食为贺...

广东冬至节的风俗是什么呢?

冬至的来历和风俗吃什么 冬至的来历和风俗吃什么,冬至是传统二十四节气中的其中一个节气,在我国各地关于冬至的习俗都有很多不一样的,民间素有“冬至大似年”的说法,以下分享冬至的来历和风俗吃什么。 冬至的来历和风俗吃什么1 冬至的来历 冬至,是“二十四节气”之一。汉武帝时期,将二十四节气吸收入《太初历》...

冬至的来历

“冬至阳始生,则为米圆,以象阳圆圆也”。话说冬至节的由来,还和“迎阳”的风俗有关,受“凡阳象圆”思想的影响,所以冬至有吃圆形食物的习俗讲究。吃烧腊与姜饭 潮汕地区有“东丸节,一食就过年”的民谚,也叫“添岁”。吃烧腊寓意来年能鸿运当头。吃姜饭则是时节的原因,冬至需要御寒,适合进补...

为什么叫“冬至”?

叫冬至的原因:顾名思义就是真正的冬天到了,开始了。冬至是一年中白天最短,夜晚最长的一天,冬至日后白昼会一天比一天长。冬至是从这天起进入寒冷的冬天。并且白天要长,老人说:一天长一茐。冬至,上古三节之末。阴极之至,阳气始生,日南至,日短之至,日影长之至,故曰冬至。3月21春分,6月...

热点