胶东拜年
1、大年初二我们老家胶东是看姑姑,初三看舅舅,丈母娘最后。有何来历?还...
在大年初二,我们老家的习俗是去看望姑姑,初三则是拜访舅舅,而丈母娘的家则最后去。这种习俗在胶东地区很常见。这种顺序背后可能有特定的历史和文化原因,它不仅体现了家族关系的重视,也反映了地域文化中对亲情的独特排序和尊重。在各地,走亲访友的礼物也有所不同。比如,在济南,回娘家时会带上肉、...
2、山东春节的风俗
年三十“请家堂”,年初一人们会上坟、烧纸、叩头将祖宗送回坟茔,完成春节祭祖仪式。胶东地区于初二日落后送年,送年时要摆贡品、焚香烧纸、鸣放鞭炮。初二回娘家的习俗:所有未成为婆婆或丈母娘的老、中、青年媳妇,会带领丈夫和孩子回娘家拜年。已成年未结婚的子女也会去姥姥家拜年。初二这天,女婿是...
3、胶东农村将过年贴对联称之为“封门”,它有什么讲究?
水缸贴“川流不息,粮囤贴“五谷丰登”,炕头贴“抬头见喜”,畜圈等贴“六畜兴旺”等。有的特把“福”字倒贴,意思福到了。还有贴窗花、窗旁和换新炕席及新被褥等。长辈去世,头一年家中不贴门对,就是不能红纸封门,一般在大门上贴上黄花笺纸,以示戴孝,这一夜家中不开门,拜年者见此避开走。
4、谁又关于胶东年俗的资料?
胶东年俗•事历(14)—五更拜年春节最热闹的,当属初一五更拜年。 子夜时分,家家忙着准备五更饭。放过鞭,吃了饭,大人孩子穿上新衣服,出去拜年。黑灯瞎火的,打个手电或者提个灯笼,先去爷爷奶奶叔叔伯伯家里问好磕头,再去同族长辈家里。走着走着,就自然有了领头的老大哥,自觉排起了队,一家家拜年。孩子每进一...
胶东地区立冬饮食习俗
胶东的新媳妇第一年要到丈夫的外祖家拜年,称为“札根”。据说到了外祖家,就可以把根札下,不会有离婚和早年丧偶之事。10.庙会 正月九日是玉皇大帝的生日,烟台人习惯逛庙会。这一天,毓璜顶公园总是人头攒动,嘎嘎响的皮老虎,神奇的糖画,惟妙惟肖的面人,很多稀奇的民间玩意儿都在这一天集体...
青岛胶东春节习俗盘点?
先是家拜,晚辈给长辈拜年,长辈给晚辈压岁钱。初一清晨街坊互拜,先近亲,后邻居,互相拜年问好。最常见的一幕是,拜年的亲友一进院门,北屋的主人隔着窗户早已瞧见,忙掀开门帘迎出来,接进里屋,端出笸箩盛着的花生、糖果,请客人抽烟、吃糖、喝茶。客人不能久待,便吃块糖果,或剥枚花生,小坐...
胶东地区过年习俗有哪些
---过年,各地的风俗都不尽相同,我纪录的是威海、也可以说是胶东一带过年的风俗,体现了这一带人民的风土人情。山东省西南部的一个小县,隶属于山东济宁。进入腊月20以后,逐渐开始蒸馒头,做豆腐,杀猪卖肉,打扫房子,买鞭炮,做新衣服。腊月23过小年,主要活动为打发老灶忽爷爷(灶君)上天,通常...
大年初一不走亲戚的说法
实际上,拜年习俗通常从正月初二开始,持续到正月十六。在这段时间里,人们沉浸在节日的氛围中,享受亲情带来的快乐。古时候,人们等到过了年节才能外出,有“初三探望岳母,初四拜访姑母,初五初六去看望丈母”的说法。如今,正月初二,胶东地区的人们便开始了一系列的拜年活动,优先拜访的是岳父家,然后是...
山东过年风俗有哪些
1、春节的第一顿饭通常是吃饺子。在煮饺子时,会燃放鞭炮,以驱赶邪恶、祈求吉祥。胶东和临沂地区煮饺子时会使用芝麻秸烧火,象征着新一年像“芝麻开花节节高”。临清地方初一早饭会吃各种馍馍、枣糕等,同时还会有以各种丸子、粉条、白菜熬成的“全菜”,名为“吃全年”的饭菜。2、拜年。首先进行家庭...
过年时为何要烧香、磕头呢?
“烧香”不知大家那里有没有这个习俗,在我们胶东农村,过年的时候是要发纸、烧香、磕头的,为的是祭拜祖先和请回家的“神”。烧香一般都是烧三根香,也就是一炉,从老辈子开始,在祭祀的时候,一般都是三根香一起上,表示心诚,从来没有见过谁拿着一根香或者两根香来祭拜的。在我们这儿,农村烧香..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