正月十五蒸糕的习俗
一、正月十五蒸粘糕是什么意思
正月十五是我国传统文化中一个重要的节日,也是农历新年的第一个月圆之夜,俗称“元宵节”。这一天人们会点灯、赏花、赏灯、猜灯谜、放烟火等活动,表达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祝福。蒸粘糕是一种传统的粘性糯米蒸糕点心,是元宵节不可缺少的食品之一。糯米粉、糖和水是制作粘糕的主要食材,粘糕入口滑嫩...
二、少数民族过春节习俗有哪些?
东乡族春节习俗:初一举行传统娱乐活动,各个村落互相掷土块打仗,锻炼性格。初二、初三赛马。正月十五吃蒸糕,正月十六相互抹黑脸。仫佬族春节习俗:正月初一到十五,男女老少聚在一起唱山歌,尽情歌唱劳动、生活和爱情。独龙族春节习俗:唯一的节日是“卡雀哇”节,最隆重仪式是牛祭天,族长把牛拴在中央木...
三、常熟民风民俗
常熟的传统习俗,包括过新年、接财神、闹元宵、三月初三进香、赛龙舟、重阳登高吃糕、送灶神、贴门神、赶庙会等,都是参与人数众多的民间活动。一,新年 家家户户贴春联、穿新衣,象征万象更新。清晨,家主起身燃放“开门爆仗”,当家妇女要到附近庙宇烧香拜佛,生意人则要到兴福寺、报国院等处烧香以...
四、散文阅读年糕的记忆
尤其是正月十五早晨,江南人家有吃荠菜烙糕的习俗。十四那天,家家有人到野地里寻寻觅觅,挑点鲜嫩的野荠菜,洗净后留着十五早晨炒年糕用。记忆里母亲做的荠菜烙糕,使我难以忘怀。十四那天晚饭后,母亲就切好年糕片,洗净野荠菜,为十五早晨的荠菜烙糕做好准备。正月十五的早饭,就是荠菜烙糕。做烙糕时...
五、广州过年有什么习俗?
3. 腊月廿五蒸糕:蒸年糕、萝卜糕、马蹄糕等,这些糕点形状各异,寓意着新春步步高。4. 腊月廿六扫屋:进行大扫除,以干净整洁的家居迎接新春。5. 腊月廿七洗嘢:清洗家中物品,清理旧物,准备迎接新年的到来。6. 腊月廿八包粽:虽然现代广州家庭较少自制粽子,但在粤西地区仍有保留这一习俗。7. ...
闽南春节习俗
闽南春节习俗:1、筅尘日:即年终大扫除。人们为了迎接新年,用嫩竹枝叶、榕树枝叶,或用稻草、甘蔗叶等扎成长长的掸子,用来清扫屋角梁上的灰尘蛛网,同时也用“桌布巾”来清洗各种农具、物品。“筅尘”的主要目的当然是为了清洁干净,以便能清清爽爽过个年。2、蒸碗糕:“筅尘”节之后,在闽南一带...
祖国的民风民俗
中国少数民族春节习俗 达斡尔族:年年高 北方的达斡尔族有拜年的习惯,春节时,人们穿上节日盛装,逐家走访,互相祝贺。每家都备有蒸糕,拜年者一进门,主人就用蒸糕款待。“糕”在汉语中与“高”谐音,以糕款待,表示互相在新的一年中,生活水平进一步提高。节日期间,达斡尔族还举行歌舞、体育活动...
我国各地过春节都有什么不同的习俗?
拉祜族的春节从正月初一至初四过大年,在正月初九至十一过小年。腊月三十晚上要杀猪、舂糯米粑,每家要做一对大的粑粑,象征星星,表示在新的一年里风调雨顺,五谷丰登。拉祜族亦有大家聚集一起守岁的习俗。满族的春节时要贴窗花、贴对联和“神”字。年三十全家包饺子,饺子讲究有褶的,不能捏光边的...
春节南通海安的习俗
春节前(二十几夜)蒸馒头、蒸糕、蒸团,拉“王毛儿”,年二十九或三十贴对联,敬祖宗。初一早上吃圆子、密枣、果子茶,初一晚上要吃手擀面,并用面条送到土地庙敬土地公公、土地娘。初二回娘家(去丈人家拜年),正月十三上灯,十八落灯,正月十五炸麻蒜(用芦苇草扎成火把状,点燃后在自己家的农田...
中国的传统节日有哪些?
习俗:由于元宵有张灯、看灯的习俗,民间又习称为“灯节”。此外还有吃元宵、踩高跷、猜灯谜、舞龙、赏花灯、舞狮子等风俗。演变:中国古代历法和月相有密切的关系,正月十五,人们迎来了一年之中第一个月满之夜,这一天理所当然地被看作是吉日。早在汉代,正月十五已被用作祭祀天帝、祈求福佑的日子。后来古人把正月..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