晋江的春节风俗

在路上2025-05-03 06:0231 阅读30 赞

一、晋江当地过春节的风俗习惯

1、蒸“碗糕”在晋江,为过好春节还要蒸“碗糕”,这“碗糕”也称为“发糕”。在闽南语里,年糕是越“发”越好,因为“发”就是发财、发达的意思。蒸“碗糕”得先“发酵”,所以“碗糕”寓意着能够发达发财、发家致富。2、筅尘 人们通常用嫩竹枝叶、榕树枝叶,或用稻草、甘蔗叶等扎成长长的掸子...

晋江当地过春节的风俗习惯

二、晋江过年习俗有啥讲究?

晋江群众过年,至今还保存着许多古老的习惯。节前,家家户户办年货,剪衣料,炊糕做粿,忙得不亦乐乎。除夕之日,煮“嫩饼菜”,备牲醴菜肴,祭祖先,辞年,而后贴春联,装饰布置住房。有些人家在房门两侧,分置两株甘蔗,蔗上圈上红纸条,称为“门蔗”,取渐入佳境的吉祥寓意。各家各户还在自己...

晋江过年习俗有啥讲究?

三、家乡的风俗作文600字

新年的第一天有许多禁忌,如不使用刀具、不扫地、不争吵、不打破器皿等。这些习俗寓意着吉祥、聚财、和睦、丰收、喜庆等美好的愿望。5. 初二至初七 初二是“女儿日”,已婚的女儿会带着丈夫和孩子回娘家探亲。初三通常是团体活动日。初四被称为“散正”,意味着春节的结束。初五是工厂开工的日子。初七...

四、闽南人春节过年风俗介绍

2. 蒸碗糕:在掸尘节之后,许多闽南人会在泉州、晋江、石狮等沿海地区为春节准备蒸“碗糕”,这种糕点也被称为“发糕”。在闽南语中,年糕越“发”越好,“发”意味着发财、发达。因为蒸“碗糕”需要先“发酵”,所以它象征着能够发达发财、发家致富。而且,米粉发酵后用旺火蒸,糕的顶部会裂开,象征...

福建闽南春节的风俗有哪些

2. 第二个风俗是蒸碗糕,这通常发生在“筅尘”节之后。在福建闽南的许多地方,如泉州、晋江、石狮等沿海地区,人们会蒸制“碗糕”,也称为“发糕”,以此庆祝春节。3. 祭先祖是福建闽南春节的第三个风俗。泉州地区的习俗认为,除夕那天是祭祀祖先的重要日子。4. 筅尘日是春节前的清洁日。人们会用...

闽南过年风俗有哪些

2. 蒸碗糕:在“筅尘”节之后,闽南地区的泉州、晋江、石狮等地,为了庆祝春节,会制作“碗糕”,也称作“发糕”。在闽南语中,碗糕的“发”寓意着发财、发达和幸福。制作碗糕需要先进行发酵,这象征着家庭能够兴旺发达。此外,蒸制过程中糕体顶部的裂开,被视为“笑口常开”,代表着家人的幸福和安康...

闽南过年风俗有哪些

闽南地区的春节习俗丰富多彩,以下是一些主要的传统风俗:1. 筅尘日:这是年终的大扫除。人们用嫩竹枝叶、榕树枝叶或稻草、甘蔗叶等扎成长长的掸子,清扫屋角梁上的灰尘蛛网,同时也用“桌布巾”清洗各种农具和物品。2. 蒸碗糕:在“筅尘”节之后,闽南地区的泉州、晋江、石狮等沿海一带,为了过好...

福建闽南春节的风俗有哪些

1、敬天公:是每一年正月初一最为隆重的仪式,新年的第一天敬奉上天,向上天祈福今年丰收平安。2、蒸碗糕:“筅尘”节之后,在闽南一带的很多地方,如泉州、晋江、石狮等沿海一带,为过好春节,还要蒸“碗糕”,这“碗糕”也称为“发糕”。3、祭先祖:泉州的习俗认为“年兜”(即除夕)那天是祭祀...

福建的春节风俗有哪些

在福建的某些地区,如莆田,有“做大岁”的习俗,这是由于历史原因形成的特殊风俗。另外,春节期间还有许多特色小吃,如福州的炒米糕、建宁的白莲等,都是春节期间的美味。此外,还有一些独特的活动,如龙岩永定的舞龙灯、泉州晋江永春的“跳火群”等,这些活动不仅增添了节日的喜庆氛围,还蕴含着养生智慧...

热点