晋江节日风俗

在路上2025-05-03 06:0246 阅读16 赞

1、晋江七夕风俗:吃糖粿、契七娘妈

农历七月初七,晋江地区的居民会准备众多供品,用以祭拜七娘妈,并进行祈福活动,这被称为“做七娘妈生”。与许多传统节日一样,七夕也有自己的特色祭品,老晋江人在这一天会吃糖粿。1.泉州有句俗语:“七月初七七娘生。”泉州人将织女视为天帝的第七个女儿,称之为“七位娘妈”;同时,中国民间流...

晋江七夕风俗:吃糖粿、契七娘妈

2、晋江有哪些值得体验的民俗?

1.妈祖文化:晋江是妈祖的发源地之一,每年会举行多次妈祖祭典,如妈祖诞辰活动,吸引众多信徒和游客参与。2.传统庙会:在重要节日,如春节和中秋节,地方庙宇会举行庙会,有丰富的文艺演出、民俗活动。3.游神活动:在特定节日中,各个村庄会举行游神活动,抬神像进行巡游,展现乡村的宗教信仰和民俗文化。4....

晋江有哪些值得体验的民俗?

3、晋江七夕风俗:吃糖粿、契七娘妈

晋江七夕风俗:吃糖粿、契七娘妈 农历七月初七,晋江家家户户都会准备许多贡品祭拜七娘妈,举行祈福活动,俗称"做七娘妈生"。跟许多传统节日一样,七夕也有自己的应令祭品,老晋江人在七夕要吃糖粿。1、泉谚有云:"七月初七七娘生。"泉州人都说织女是天帝的第七个女儿,把天帝的第七个女儿演变成"...

晋江七夕风俗:吃糖粿、契七娘妈

4、晋江的节日习俗

蒸“碗糕”在晋江,为过好春节还要蒸“碗糕”,这“碗糕”也称为“发糕”。在闽南语里,年糕是越“发”越好,因为“发”就是发财、发达的意思。蒸“碗糕”得先“发酵”,所以“碗糕”寓意着能够发达发财、发家致富。粘良图介绍,面粉发酵好了便用旺火去蒸,糕的顶部就会裂开,寓意为“笑口常开”...

晋江的节日习俗

5、晋江民俗

安海端午嗦啰嗹习俗,又叫采莲。端午节午后,人们抬出供奉的龙王头雕像焚香叩拜,走街串巷进行采莲活动。由于行进间反复咏唱《采莲歌》,领唱者每唱一句歌词,众和声高歌嗦啰嗹啊伊嘟啊啊咧,意为消灾纳福,因而称采莲为嗦啰嗹。3、晋江布袋木偶戏 晋江布袋木偶戏即南派布袋戏,指泉州地区掌中木偶戏...

晋江民俗

晋江民风习俗有哪些?

1、晋江民俗--“引水魂”与“叶落归根”历史上,晋江华侨众多,他们均有“叶落归根”的愿望,即希望终老故园,埋骨桑梓。但事实上客死他乡的华侨时有出现,能运灵柩回故乡者毕竟少数,多数埋骨异域。为让亲人能魂归故里,其家属往往要择时辰请道士作“道法”,以一纸船(现也有改糊纸汽车、纸飞机)...

晋江风俗

晋江是我国著名侨乡,早在唐朝时期,晋江人就出洋谋生。随着过番人数的不断增加,晋江逐渐形成了几种民情风俗:送顺风 晋江人出洋过番之前,亲戚朋友邻居会前来赠送鸡蛋、线面、茶叶及药物等礼品,俗称“送顺风”,寓意出洋乘船一路顺风之意。眷属要煮“四果鸡蛋”为其饯行,以求在番邦有圆满美好的...

晋江过新年有什么习俗?

古代以立春作为春节,民国改用阳历,才以农历正月初一订为春节。这个节日各地习俗不同。晋江群众过年,至今还保存着许多古老的习惯。节前,家家户户办年货,剪衣料,炊糕做粿,忙得不亦乐乎。除夕之日,煮“嫩饼菜”,备牲醴菜肴,祭祖先,辞年,而后贴春联, 装饰布置住房。有些人家在房门两侧,分...

福建中秋节有什么风俗

2. 番薯馒头:在福建晋江,中秋节当天,家家户户会蒸制番薯和芋头来供全家人食用。这源于一个传说,土地公和土地婆讨论世事,土地婆担心人人丰衣足食会导致无人抬轿,而土地公则认为应让人们有所食,于是赐予穷人番薯芋头以示恩德,人们因此会在节日时祭祀土地公。3. 玩会饼博状元:厦门人在中秋除了...

闽南过年风俗有哪些

2. 蒸碗糕:在“筅尘”节之后,闽南地区的泉州、晋江、石狮等地,为了庆祝春节,会制作“碗糕”,也称作“发糕”。在闽南语中,碗糕的“发”寓意着发财、发达和幸福。制作碗糕需要先进行发酵,这象征着家庭能够兴旺发达。此外,蒸制过程中糕体顶部的裂开,被视为“笑口常开”,代表着家人的幸福和安康...

热点