禅宗为什么不做法事?

在路上2025-04-27 04:4749 阅读7 赞

1、禅宗三下是什么意思

“意义不传”指的是禅宗思想本身就是没有言语可以传递的,只能在个人的体验中理解。而“行事不立”则说明禅宗的实践过程中,追求的是本质和体验,而非表面的行为和做法。禅宗三下在禅修中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。禅人在修行中需要不断磨砺自己的内心,去除杂念,只有经历沉默和内省,才能超越言语,真正地...

禅宗三下是什么意思

2、出家僧尼不劳动吃什么?

1、您误解了!僧尼都是劳动的,尤其是禅宗,历来就有“农禅并重“的传统,劳动称之为“出坡”,素有“一日不做,一日不食”的格言。很多高僧大德都在劳动中领悟佛法;2、“无事不登三宝殿”,“三宝殿”就是寺院的别称,人们去到寺院,无非是有所求、怕失去、爱别离、怨憎会、生老病死(佛教...

出家僧尼不劳动吃什么?

3、为什么有人认为出家人都是懒人干的事

因为他不明白僧人一天在做什么,因为在游手好闲,实际上,僧人“不为生死,不择出家”,做的事情,都是解脱生死的修行,一般人是看不懂的。我在寺院住了三年,了解僧人的点点滴滴,遇到俗人形形色色的问题,譬如国庆节、春节寺院放假吗?僧人几点钟上班?有加班费不?……, 每每遇到朋友们问这些问题...

4、为什么禅宗大德传印长老说:“轻佛凌祖”、“排因拨果”,是即愚昧痴顽...

禅宗说顿悟,是因为悟则悟,不悟则不悟,没有悟了一半这回事,就像进门,不管离门远近,进就进,不进就不进。但了悟之前,如果不努力学习,不努力修行,不努力反省自己,清净自己的心,那离这开悟的门槛时十万八千里远,又如何可以说什么顿悟不顿悟?入门不入门呢?所以学禅之人千万不可好高骛远...

为什么禅宗大德传印长老说:“轻佛凌祖”、“排因拨果”,是即愚昧痴顽...

禅宗就是禅定吗?

古来多有“以定为禅”者,静坐至“一念不生”而求“开悟”;乃至以为“住于定中,一念不生”之心即是真心。这些都是“邪见”;不符佛理故。下以经教证“以定为禅”之邪见:《楞严经》云:“纵灭一切见闻觉知,内守幽玄,犹为法尘分别影事”;将此做法定义为“法尘境”上之事,既是“六尘...

中国佛教为什么在清朝开始衰落

但到了清朝初期,净土宗成为主流。虽然净土教义有利于佛教的推广,但“只需念佛,就能带业往生净土极乐世界”的教法,导致佛教僧人不再努力研读经典,佛教人才开始凋零。禅净合流更让禅宗只剩空壳,再无唐宋时代的大师级人物出现。逐渐地,佛教从修行的佛教变成了只是做法事的佛教。3. 太平天国的破坏:清朝...

印光法师为什么没得到禅宗认可

印光法师的言论未能获得禅宗的认可,这可能是因为他的观点与传统禅宗的见解存在差异。汉月法藏和潭吉弘忍被认为是真正证悟的禅宗大师,而天童密云、散兆圆悟、木陈道文以及雍正皇帝的观点则被认为是错误的。在禅宗内部,这种评价已经是共识。印光大师作为净土宗的祖师,批评禅宗的做法被认为是不恰当的。在...

佛经讲的从来不是碌碌无为,而是放下的智慧

从很早以前禅宗之人就明白的道理,但现在的人们都渐渐的抛弃了。这几天一直都能看到说,佛教兴盛的国家,都灭国了,但我想告诉你们的是佛家固然提倡慈悲为怀,可是佛家依然有怒目金刚,对于不平之事,也是路见不平一声吼,不是说事不关己高高挂起。佛说,人生有八苦,生、老、病、死、怨憎会、爱...

僧人一天都干些什么?

- 6:00至6:30吃早餐(在禅宗中,这一过程被称为“过堂”)。- 6:30至7:30开门,进行卫生清洁或其他工作。- 8:00至10:00进行禅修或执行住持分配的任务。- 10:00至11:00是自修时间。寺院对此有非硬性的安排,僧人可能会选择禅修、念经、做法事,或者巡视殿堂。- 11:00至11:30是午餐时间,也...

佛教为什么反对杀生?

为什么这么说呢?因为少林寺位于河南嵩山,是中国佛教的重要道场之一,被社会各界公认为是佛教禅宗的发源地和中国佛教的著名禅林。这样一个重要的场所,它的一举一动无疑将对全国的佛教产生重大的影响。如果少林寺真的是这么做的,那么中国佛教也基本上不会同少林寺的做法有多大差别,因为全国的佛教寺院基本...

热点